皇马欧冠经典比赛-1617欧冠皇马董路

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青春,足球知名解说大盘点,哪个是你最爱

皇马欧冠经典比赛-1617欧冠皇马董路

足球解说对于足球比赛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比赛如果没有解说总感觉少了些味道。自从足球比赛开启电视转播以来,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解说员,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解说员,哪一位更受你喜欢呢?

NO.1 黄健翔——最受争议的解说

人称“黄老邪”的他,解说以富有激情而为人称道!当年在意大利绝杀澳大利亚的比赛中那一句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一直被当作梗用到现在。也正是那场解说让他被迫从央视离职。有人认为那是他当时内心真实 情感 的一种强烈表达,国内的解说员缺的就是这种激情,也有人认为解说员应该保持理智,不应如此偏袒意大利。还有,在2017年国足1-0战胜乌兹别克斯坦时,黄健翔按耐不住内心澎湃,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爆出神句: “足球是第一运动!不服?不服你去!” 事后,这句话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其实,对于黄健翔的风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过分纠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在解说足球时有着高度的自信和激情,这是国内解说员所少有的!

NO.2 詹俊——最为专业的解说

詹俊老师的解说目前主要集中在英超和欧冠比赛,偶尔也会客串西甲和中超。詹俊老师极具辨识度的声音让很多老球迷沉浸其中,而他超高的职业素养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说到詹俊老师的职业操守便不得不提2018年利物浦与皇马的欧冠决赛,詹老师受其父亲影响是一名铁杆的利物浦球迷。在亲眼目睹卡里乌斯失误而将冠军奖杯拱手相让后,詹俊老师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但他在沉浸一会儿后,继续回到解说,并奉献了 “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失误”“卿本神锋,奈何背锅” 等经典解说词!网友不禁调侃,詹俊老师口吐莲花,而内心却在滴血!

NO.3 董路——最真性情的解说

董路的直肠子和敢说敢言在足球圈内是出了名的。 从当初解说鲁能亚冠比赛怒其不争而破口大骂到亚洲杯后直接质疑里皮对于中国足球的作用,再到日前在直播中怒批韦世豪的犯规动作,董路的真性情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而他与李欣的搭档,时常让解说变得妙趣横生,网友们也调侃像是听相声一样。除此之外,董路亲手打造的“中国足球小将”已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青少年足球品牌!董路不仅在解说中为国足“指点江山”,更在实践中为国足的未来亲力亲为!

NO.4 贺炜——最有诗情的解说

贺炜,作为黄健翔的弟子,解说风格与他的老师大相径庭。贺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使他的解说游刃有余,他优美地解说词让球迷们如沐春风,因此,他也被尊称为“贺诗人”!话不多说,现在奉上我个人认为贺炜最为经典的解说词—— 我们想想吧,此时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无数的德国球迷为之欢欣鼓舞。而在伦敦、在利物浦、在曼彻斯特、在泰晤士河边的小酒馆,肯定有无数的英格兰球迷为之黯然神伤。不过,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欣慰的是,在生命如此有意义的时间节点,在今天晚上,电视机前的亿万球迷们能够一起来经历,共同分享。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我是贺炜,观众朋友们,再见! 这是世界杯英德大战后贺炜的结束语,多少人听完后不想与其再见,就算比赛结束了,但是还想在他的声音中回味刚刚过去的。也许,这就是解说的魅力!

NO.5 申方剑——最……emmm,最胖的解说

没错,申方剑因其体型被球迷们戏称为“申胖子”,而他的解说也频频受人质疑。在皇马对阵阿贾克斯的比赛中,皇马爆冷落败,身为皇马球迷的他在解说中毫不掩饰自己对皇马的偏袒,毫不顾忌对方球队球迷的感受。因此,申方剑饱受诟病,他那句 “反击从现在开始” ,也成为球迷们的谈资。不过他的解说风格独树一帜,声音也极具磁性,有不少的听众基础。而且,他也以“武吹堂”堂主的身份与球迷打成一片。

NO.6 张路——预判最准确的解说

被誉为“国内第一懂球帝”,因口头禅人送外号“张嘿嘿”,中国资深足球节目评论员。1971年入选陕西足球队,1973年考入北京 体育 学院运动系足球班,毕业后在北京足球队担任守门员,1979年退役,后分配到北京 体育 科研所,数年后升任副所长。1991年获得北京 体育 学院硕士学位,1996年进入国安足球俱乐部任总经理,2000年起改任北京国安俱乐部副董事长。其足球理论造诣深厚,评论富有激情,解说专业精辟。在国内拥有大量忠实听众。

NO.7 段暄——最亲切的解说

1995年,段暄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一名 体育 记者。1996年,段暄在担任《足球之夜》节目记者的同时,还客串担任《足球总汇》节目的主持人。2000年11月27日,段暄成为《天下足球》栏目的主持人。

2006年,在德国世界杯上,段暄第一次担任解说员。2016年6月,段暄成为 体育 网络视频真人秀节目《香蕉球·直播法兰西》男主播。有个外号叫裤衩喧。经典语录:球进了!范佩西!范佩西!

NO.8 韩乔生——最意识流的解说

韩乔生的解说专业性没有那么强,他是央视为数不多的全能解说。全能就是什么都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什么都不精,这导致他有时在解说中信口开河,很容易误导新观众。韩乔生的特点是意识流,在解说过程中穿插着大量的无厘头评论和调侃, 娱乐 性极强。他的经典名言是“ 随着守门员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 ”,直到今天这句话的节目效果依然满分。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足球解说千千万,哪个才是你的菜?请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你的最爱。

2022年足球笑谈有哪些?

2022年世界足坛精彩纷呈,热闹异常!近到国足,远到欧洲足坛各种段子频出,由此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梗,本期就来盘点2022年世界足坛10个有趣的梗。

第10名:航母调头

这个是关于曼联球星马奎尔的一个梗!作为当今足坛最贵的后卫,马奎尔身高194cm、体重99kg,对抗能力极强,这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他的缺点。

面对灵活型、速度型前锋的突破时,人高马大的马奎尔经常因为敏捷性不够导致被轻松过掉,尤其是马奎尔在转身追防时显得特别笨重,表现极为狼狈。

著名足球解说员詹俊看到此情此景后称:马奎尔的转身像航母调头!此句一出瞬间引发网友各种调侃,特别是马奎尔表现不佳时,各种航母调头各种黑。

第9名:反向一高一快

这个是关于国际米兰前锋劳塔罗、卢卡库的一个梗,这俩人的组合号称一高一快,有意思的是他俩是反向一高一快!矮的擅长空中进球,高的擅长用速度突破。

身高174cm的劳塔罗弹跳出色,特别擅长定位球头球,而身高190cm、体重94kg的卢卡库则喜欢拉边用速度强吃对手,关键是这对奇葩锋线组合还配合的挺好。

第8名:本泽灭霸

这个是关于皇马前锋本泽马的一个梗,遥想当年本泽马在皇马背尽世间黑锅!皇马输球都怪本泽马,皇马平局都怪本泽马,皇马踢的不漂亮也怪本泽马,凡是不好的都能强行跟本泽马扯上关系。

可是今年的本泽马当真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全季代表皇马出战46场比赛打进44球+15次助攻,勇夺西甲金靴+欧冠金靴!率领皇马连斩西甲冠军+欧冠冠军+西班牙超级杯冠军。

对于本泽马神勇的表现球迷也是赞不绝口,本泽马-本泽虎-本泽霸王龙,这是今年球迷对本泽马称呼的改变。直到赛季末段本泽马率队赢得欧冠时,球迷们又改口叫本泽马是本泽灭霸!以此来形容他无敌的表现。

第7名:佯攻倒三角

这个又是关于国米球星卢卡库的一个梗,起因是某著名足球博主经常用第一人称的语气解说卢卡库的比赛,在他的视频里卢卡库最擅长佯攻倒三角进攻。

身为中锋的卢卡库大多数时间不是进攻终结者,而是佯攻吸引对方防守球员为队友创造机会!事实上国米的很多进球都是倒三角传球,这位博主观察的还挺仔细的。

第6名:姆总监

为了留住姆巴佩今夏的大巴黎可是诚意十足,不仅给了姆巴佩世界足坛第一年薪,还赋予姆巴佩管理权、决策权!这是足球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现在的姆巴佩在大巴黎真的可以只手遮天。

拥有这么大的权利姆巴佩当然不能闲着,于是姆总监开始四处招兵买马!先是招揽齐达内当教练未果,后又招揽琼阿梅尼,结果琼阿梅尼直接拒绝转身便加入皇马。

为什么齐达内、琼阿梅尼纷纷拒绝姆巴佩呢?在我看来齐达内可能不想沦为傀儡教练,琼阿梅尼则想登陆更好的平台,姆总监在管理位置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5名:皇家索马里

以前的皇马号称“银河战舰”在全球有着超高的人气,而皇马在挑选球员这一环节也非常苛刻,既要球技好,还要长的帅!实力与颜值并存才能在伯纳乌站稳脚跟。

像雷东多、劳尔、卡西、菲戈、贝克汉姆、拉莫斯、c罗、卡卡、阿隆索、贝尔、J罗等球员哪个不是足坛响当当的实力与颜值并存的超级巨星。

可自2018年以后皇马的引援策略发生了巨变,想来皇马踢球只要球技过关就可,颜值不再是重要指标!逐渐的皇马队中云集了大批实力出众相貌平平的球员。

像维尼休斯、罗德里戈、门迪、阿拉巴、吕迪格、琼阿梅尼清一色相貌平平,对比之前的皇马反差感着实巨大!于是现在的皇马就被球迷调侃为皇家索马里。

第4名:xx

这个梗出自巴萨在今夏引进的一名重量级前锋,懂的都懂。

第3名:保护性接应

这是关于国足的一个梗,起因是在国足vs沙特的比赛中戴伟俊一人突击,于大宝慢慢悠悠不上前接应,某解说员看到后着急的说:于大宝怎么不跑啊?

这时候名场面来了,著名足球评论员董路说:这叫保护性接应!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球王有没有听过这个词?小编看球30年来第一次听说。

第2名:球可输,发型不可乱

保持油头三七分,苍蝇落上拄拐棍。

一丝不乱超有型,闲庭阔步如养生。

这是网友的一首原创诗,说的是很多球员在场上态度和发型,年纪轻轻就踢起了养生足球,能走绝不跑,能慢跑绝不快跑。

比赛中即使大比分落后依然慢慢悠悠,踢的那叫一个闲庭信步,不知道的还以为大比分领先,特别是发型丝毫不乱,油光瓦亮!气质这一块从未输给任何人。

第1名:海参

这是过于吴曦的一个梗,起因是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国vs越南赛前的一次采访,男足队长吴曦在采访中称:每天都会吃1根海参,累的时候一天吃2根海参,并表示据他了解很多球员都经常吃海参。

照理来说吃海参就吃吧,没什么大不了,可你吃完海参后的表现呢?大年初一率队1:3输给越南,正式无缘卡塔尔世界杯!队长啊你还是去吃炒面吧,实在不行去吃个海生炒面吧。

董路,黄健翔,张路这些足球解说员当过职业足球运动员没

12月15日

张路简介

何为“仁惠之星骑士勋章”

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意大利共和国建立以来,每年颁发给为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士,一般只要与意大利建立大使级关系的国家都会颁发,已经历时130多年。从1983年开始,意大利总统开始给为中意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中国人颁发骑士勋章,截至今年,已经有好几百人获得骑士勋章。授勋的过程

是先由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列出在科技、经济、文化和体育方面为中意两国交流做出贡献的人员名单,报请意大利总统,由总统最终确定向谁颁发“仁惠之星骑士勋章”。

对于为什么推荐并授予张路“仁惠之星骑士勋章”,意大利驻华大使孟凯帝介绍说,“张先生在中国和意大利体育文化交流上做出了很杰出的贡献,他让中国的球迷更加了解了意大利的足球和体育,同时他多年来和意大利体育界也有很多的往来,他甚至在意大利国内的体育圈都很有名气。”

- 4岁时第一次接触足球

-曾经想过放弃练球

-28岁结束球员生涯

-1991年开始做意甲转播顾问

-每次转播前从不做准备

-历来只猜彩不

-帮助中国足协引进米卢

-让女儿带伤跑 4×100米接力

-每周坚持爬两次香山

-喜欢吃担担面和卤煮火烧

12月5日,北京国安俱乐部副董事长、著名体育评论员张路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参加了“授勋仪式”,意大利驻华大使孟凯帝亲自向张路颁发了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

据了解,张路是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体育界人士。此后的一周时间里,记者曾多次联系张路,但由于他的事务过于繁多,因此直到 12月12日,张路才终于抽出时间和记者坐到了一起。

12月12日凌晨,在完成了“米兰德比”的转播之后,张路仅仅睡了两个小时。在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之后,下午2:00,在国安俱乐部的副董事长办公室里,“意甲张”(球迷们对张路的爱称)终于开始讲述起自己与意甲的不解之缘……

嘴上的意甲

今年54岁的张路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父亲是知名的建筑师,母亲在**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父亲当年很希望我能子承父业,也成为一名建筑师,而母亲则希望我能往摄影师这个方向发展,这可能是受了他们各自所从事的工作的影响。”但令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张路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选择职业。也许,冥冥之中就注定了张路将与足球结缘。

“严格来说,我第一次接触足球应该是在4岁的时候。当时,也是球迷的父亲带我去先农坛体育场看了一场北京队与八一队的比赛,而这场比赛则成了我了解足球的‘启蒙老师’。”张路回忆说。从此以后,张路便开始召集街边的小伙伴们踢起了“野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1964年,张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市首屈一指的中学———北京四中,而张路的足球之路也由此开始。“当时进入先农坛体校足球队纯属偶然,因为本来我是去练田径的,但偏偏被足球队的教练相中了。教练当时问我,‘你喜欢踢哪个位置呀?’我说我喜欢守门,就这么着,我就阴错阳差地成了体校足球队的守门员。”开始练习足球后,张路也产生过动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训练的艰苦和教练的严厉让十几岁的张路有些吃不消。“当时要不是我母亲,我很有可能就放弃足球了。”那是在张路进入体校足球队半年后,有一天训练时间快到了,张路却仍然待在家里,丝毫没有要出门的意思。于是,母亲问道:“你怎么还不走呀?”张路低着头说:“我不想去了,教练老说我。”母亲虽然十分理解儿子的心情,但还是严厉地说:“半途而废算什么男子汉?”张路当时就被说哭了。“就是因为母亲的那句话,我在以后的球员生涯中就从来没叫过苦。”张路说道。

1971年,张路被调到陕西省足球队去当守门员。在当了两年的球员后,张路被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足球班录取为“学员”。那会儿,北京体院还开了个“英文选修班”。开始时,报名的学员有60多人,上了不到一年,就只剩下张路一个人了。老师说:“就你一个人咱也甭上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随时找我就成了。”那时张路已经学出了兴趣,从此便开始自学英语。25岁那年,毕业后的张路进入了北京足球队继续踢球,他也是当时队中文凭最高的球员。三年后,张路选择了退役,“之所以在28岁就退役,主要是觉得自己在球员这一行里的发展空间已不大,与其这样,还不如趁着年轻干点儿别的。”退役后,张路被分到了北京体育科研所。一年后,张路正经八百地写起了足球理论文章,当年一篇《防守不等于保守》的论文发表在了《中国体育科技》上,不到30岁的张路也因此在足球圈内声名鹊起。

张路介入足球评论其实早在1981年就开始了,那时他还是央视体育频道的转播顾问,主要任务是将意见写在条上递给主持人。1991年 中央电视台开始转播意甲,作为央视评球嘉宾的他开始在电视上“露脸”。“对于意甲球队,一开始我也并不是每支球队都熟悉。对一些大球会、大球队了解得透些,因为经常会转播这些强队的比赛。有些弱队,一赛季也就转上一次,了解得就少些。我获取球队近况及球员资料的途径和大家都差不多,不同的可能是我看得多了,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每次看球,我都会有自己的记录。”张路说。谈到自己的评论风格,张路认为:“在电视机面前是做不了假的,你是什么样就什么样。所以,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本色,我的本色里有文化的底蕴、足球的理论和语言的表述。”每次去转播“意甲”,张路从不作任何准备。“一般是我到台里才知道今儿个谁跟谁比赛,看一看球员出场名单就开说。说球要客观,不要受偏见的影响,资料看多了,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说球时容易不自觉地‘套’那些东西。我是现看现说,怎么看怎么说。”久而久之,张路的这种风格开始被同行和广大球迷所认同。

另外,张路对足彩也是颇有研究,他为此还自己设立了“张氏指数”,记录球队的走势等。张路在足彩的推介上的确有他独到的地方,他总能头头是道地为球迷指点迷津,虽然专家也有大跌眼镜的时候,但基本上张路还是能够把握一些球队的走势,为彩民们大胆铺路。据张路自己讲,通常情况下,13场比赛他差不多能猜中10到11场,而其中意甲的中出率是最高的。当然,对于“意甲张”来说,猜意甲自然不在话下。虽然猜得准,但张路自己却从来不买**,用他的话说,“一旦买了**,预测起来就必然带有倾向性,这容易误导彩民。”

脑中的国安

在授勋仪式当晚,张路曾说,他能得此殊荣最要感谢的除了广大球迷外,还有国安俱乐部。“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就完了,国安俱乐部对我转播意甲工作的支持真的让我十分感动。不可否认,每周末的转播的确分散了我一部分精力,要不是俱乐部的‘宽容’,我不可能做到现在。”

最近,国安俱乐部与 皇马合作的事情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张路则是具体操办此事的负责人之一。“这件事现在是我们俱乐部一切工作的重心,不光是我,我们俱乐部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是忙得焦头烂额。但我认为如果这件事真能运作成功的话,那么对于探索中国足球俱乐部未来的发展之路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张路认真地说道。

张路在俱乐部的人缘很好,虽然是副董事长,但大伙儿更喜欢直接称呼他“张路”,而张路自己也坦言这样的称呼让他听着更舒服、更亲切。张路的办公室很简单,除了一套用了有些年头的书柜和沙发外,便再无他物。“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不但是办公室如此,我个人在穿着、吃饭方面也是力求简单。要不是每次转播时央视都对着装有要求,我一年也穿不了两回西装。”张路如是说。作为国安俱乐部的领导,自然要关注本队的比赛,但是看多了意甲的高水平联赛,张路会不会特烦水平低劣的中超联赛呢?张路说:“意甲联赛是高水平的比赛,会比较好看一些,但国内联赛也不是说就没的看了,足球比赛就是这样的,不在于水平高低,只要两队实力相当,就有可看之处,足球是一种双方较劲的运动,大家围着看小孩子们踢比赛也会看得津津有味,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年,国安俱乐部在张路的经营下渐渐有了规模。不但如此,张路甚至还利用在俱乐部的工作之便为国家队做过巨大的贡献。那是在1999年,张路利用在国安俱乐部当总经理的便利条件,通过经纪人联系到了正在美国纽约地铁人队执教的米卢,并最终说服了中国足协,成功促成了米卢来中国执教。中国队成功杀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张路被公推为中国队冲击世界杯成功的10大幕后英雄之一,此事也成为中国足坛的一段佳话。

心间的妻女

在和张路聊天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顾家的人,家庭观念始终影响着他的工作和生活。

张路对自己的女儿要求很严,这是熟悉张路的人都知道的。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张路女儿上中学的时候是所在学校田径队的队员,一次代表崇文区参加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时,在跑女子4×100米接力之前,他女儿的十字韧带在跑另一个短跑项目时撕裂了,异常疼痛,张路现场对女儿作了简单检查,但他并没有想到会是韧带撕裂,认为只是一般的拉伤,于是就要求女儿继续跑完4×100米,因为这关系到崇文区在全市的名次。最终,女儿忍痛坚持到了最后。“就为这事,事后没少挨我爱人的埋怨。但我觉得自己做的并没有错,我自己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所以我要求我的女儿也必须这样。”正是在张路的教导下,他的女儿在学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几年前北大毕业后,远赴英国 留学,现在已经拿到了MBA学位。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张路还保持着不错的身材,1.86米的身高,80公斤的体重。当然,这和他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张路自认为平时的生活比较平淡,“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家庭生活的人,不喜欢在外头吃吃喝喝,除了在家吃外,我和妻子会经常在家附近的饭店吃些担担面、卤煮火烧之类的面食,这些东西又方便又好吃,而且吃的时候感觉又随意又舒服。”如今,女儿不在身边,张路和妻子坚持每周爬两次香山,“我十分喜欢爬山,每次我们都是傍晚的时候出发,爬到山顶需要一个小时,下山则只要 40分钟。挺好的,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爬山的过程中和老伴儿聊聊天。”谈起爬山,张路谈兴甚浓,“本来定好今天去爬山的,这不,刚来的电话,皇马那边的工作组过来了,今天晚上要陪他们吃饭,爬山只能改天了。”

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他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张路要显得更老一些,头上那一缕缕的白发便是最好的证明。但张路说:“我不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我还要继续为大家说球,只要广大球迷认可,我就会一直说下去,永不退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