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硬核篮球公园-成体篮球公园拆了

篮球公园什么时候可以打球?

成都市硬核篮球公园-成体篮球公园拆了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体育发展,进一步落实《上海市体育行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实施方案》,结合本市体育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按照市体育局关于《2022年本市体育场所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的通知精神,徐家汇体育公园以为广大体育健身爱好者提供安全的健身场地为目标,在确保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推行“错峰、限流、逐步、有序、不间断”的全面恢复场馆全民健身开放措施。篮球公园具体开放信息和要求如下:

 

(一)场地开放的时间、价格及限制要求

1.开放时间:

2022年7月21日起对外开放,每日4场:08:30-11:30;12:00-15:00;15:30-18:30;19:00-22:00.

 

2.门票价格:

20元/场次

温馨提示

交通路线提示

市民可乘坐地铁1号线至上海体育馆站6号出口,地铁4号线上海体育馆站3号口,地铁11号线上海游泳馆

站3号出口。因防疫管控需要,请您从公园1号门或12号门沿下图**路线进入篮球公园(目前场馆暂不具备停车条件,建议市民绿色出行)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上海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场馆开放可获取上海最新场馆开放消息汇总及场馆防疫要求。

合肥将再添一座公园,设体育设施29类,占地面积多大呢?

合肥,安徽省的省会,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合肥近些年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更是在2020年经济总量破万亿。正是因为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近年来知名度越来越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人们更加地享受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时间走出家门,这时候公园就成为一处不错的选择。

如今公园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场所,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期间,各大公园里都有很多游客。公园也是一个城市的绿地,人们都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公园的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由此看来公园的建设还是很重要的。近年来合肥对于公园的建设也很重视,一直在积极建设当中,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座合肥即将建设的公园。

这座公园就是学林体育公园,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烈山路板块。该公园并不是完全新建,而是在原有的学林公园基础上建设的,也就是说在原有的学林公园增加一些运动设施,使其具备体育公园的功能,弥补新站区体育公园的空白。

学林体育公园规划总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体育类设施29类,共计400多件,规划建设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还建设体育趣味设施区、智能器材区、智能驿站、智能健身步道系统等,力争打造一个科技主题的体育公园。待全部建成后,将又为人们增添一处休闲运动健身的好场所。

学林体育公园规划总投资金额为1800多万,该项目是由合肥市体育局牵头的,在2020年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目前选址、布点、设计已经基本完成,该项目预计在2021年5、6月份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满足周边居民的健身需求,同时锻炼人数可达1000人以上。

学林体育公园的建设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休闲游玩的好场所,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会促进周围商业圈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学林体育公园的建设呢?

广场舞大爷大妈占领球场,应该怎么办?

先是篮球场被占,政府给他们安排到广场去,然后大爷大妈嫌广场的地不平又回到了篮球场,现在大爷大妈又占领了羽毛球场。我觉得在大爷大妈的心中,他们认为羽毛球场和篮球场是不同的地方,我虽然不可以在篮球场跳舞不行,那我到羽毛球场跳总可以吧。这是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地方确实是不同,但是他们的行为性质还是没有变。羽毛球场和篮球场一样是不可以用来当做跳舞的场地。在大爷大妈的思维中,广场舞这种运动是有地就可以跳的,并没有什么地域的限制。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是没有地域的限制是前提是地域没有特殊用途。篮球场是用来打篮球的,羽毛球场也有自己的用途,所以这些地方大爷大妈是不可以占用的。所以在社会的认知方面还是应该对大爷大妈加强教育。之前的篮球场问题,我们也看出有的老人在倚老卖老,这个也是现在社会十分现实的问题,老人要求年轻人学会尊重,但是前提是老人必须要自尊和尊重年轻人,尊重永远都是相互的,这和年龄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受人尊重的不是年龄而是行为。

不只是广场舞没地跳,篮球也是没地打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球场里边有二十多个人打球外边还有一批等着的。羽毛球也是,没有场地人们就在广场上打。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们的需求社会还没有办法满足。这是问题最最根本的原因。如果有好的场所跳广场舞,大爷大妈也是不愿意和年轻的人抢的。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的政府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尽早解决这些社会矛盾。

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

近日,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体育公园成为全民健身的全新载体、绿地系统的有机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意见指出,便民利民,公平可及。以公益性为导向,以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公园为重点,以近距离服务全龄人口为目标,因地制宜,统筹城乡,按照本地区群众运动习惯布局多元健身设施,提高智慧化水平,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体育公园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把建设体育公园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确保人们既能尽享体育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自然的生态之美,促进全民健身回归自然。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指挥棒”和“药引子”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资金渠道,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性。探索灵活多样的体育公园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建设效率和运营活力。

意见指出,体育公园绿化用地占公园陆地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65%,确保不逾越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推进健身设施有机嵌入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

体育公园要与生产生活空间有机融合,不设固定顶棚、看台,不得以建设体育场馆替代体育公园,不得以体育公园的名义建设特色小镇、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避免体育公园场馆化、房地产化、过度商业化。不鼓励将体育综合体命名为体育公园。

体育公园内既要有满足中老年人群需求的健身步道、健身广场,也要有满足青少年需求的足球、篮球、排球等常规球类场地设施和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设施。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置临时性、装配式的冰雪、游泳设施。包含水域的体育公园可以因地制宜建设供皮划艇、赛艇等水上运动使用的小型船艇码头。鼓励配套建设智能化的淋浴、更衣、储物等服务设施,提高群众健身便利性。

把体育公园作为新建城区健身设施的优先形态,新建城区、郊区新城要做好体育公园的空间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辐射面大、设施完善、功能健全的体育公园,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另外,在城中村、老旧城区等区域,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引入市场化机制,合理盘活利用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的土地,改扩建体育公园。

鼓励第三方企业化运营。对于政府投资新建的体育公园,鼓励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向公众免费开放。各地可探索将现有的体育公园转交给第三方运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鼓励体育企业依法对体育公园中的足球、篮球、网球、排球、乒乓球、轮滑、冰雪等场地设施进行微利经营。

凤凰山体育公园篮球馆可以座多少人

1.8万人。凤凰山体育公园篮球馆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距离成都市中心仅有12公里左右的距离,可容纳1.8万人(15020座固定坐席+3022座活动坐席)的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可承办顶级的篮球、冰球等室内赛事,篮球场符合NBA赛事标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