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球队没有自己的球场-意甲球队主场球场一览

意大利为什么会输?

意甲球队没有自己的球场-意甲球队主场球场一览

1破旧的球场和不愿去球场的观众

随着巴黎圣日耳曼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法甲联赛,意甲欧洲老四的地位似乎也岌岌可危。这并不是说笑,巴黎连续两年打进欧冠八强,摩纳哥也有在欧洲赛事中拿出不错表现的能力。更何况法国还将举办2016年欧洲杯,这是个重大的利好:为了举办大赛,势必将兴建一批新球场,这对于法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是相当有利的。而意大利足球的一个问题就是球场。

目前的意甲球队当中,只有尤文图斯和萨索洛拥有自己的球场,而处于新球场建设进程中的也只有罗马和乌迪内斯。许多意甲球队的主场破败不堪,设施陈旧。在兴办1990年世界杯的过程当中,意大利政府斥资10亿欧元用于更新和新建球场,这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算。巴里的圣尼古拉球场、热那亚的费拉里斯球场、那不勒斯的圣保罗球场等等都在这些计划之中。不过由于意大利奥委会也参与了这次球场建设的进程,他们为了确保这些球场在世界杯之后能够继续用于其他的活动,强调在球场周围要修建跑道,比如尤文图斯旧的阿尔卑球场。

不走运的是,意大利足球的这次大规模投资发生在球场设计变革的前夜,而这一变革的主题之一就是建设专门的足球场,并且将餐馆、商店、高级包厢等一批能够增加球队收入的设施和球场建设融为一体。由于目前意大利许多球场的所有权属于地方政府,根据目前意大利的法规,如果要新建球场需要征得地方政府的同意,然后在获得许可之后8年开始进行。许多市政府还在偿还球场建设的债务,这也使得意甲俱乐部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很难有足够的底气修建新球场。

除了球场本身的问题之外,发生在球场的各种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意甲的上座率。屡禁不止的球迷冲突和球场暴力,加上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严重问题,使得愿意来到球场看球的意大利人越来越少。意甲每年的观众数目要减少5%,球队的比赛日收入也显著减少。举例来说,斯坦福桥的容量只有圣西罗球场的一半,但切尔西的比赛日收入却是米兰的三倍。要与欧洲豪门掰手腕,不提高自身的收入是不行的,而意甲球队在比赛日收入上就差了一大块。提起球场,人们会想起英超联赛里球迷和球员的近距离互动,想起气势恢宏的诺坎普和威斯特法伦。意甲呢?大量的空座,还是各种球迷闹事的新闻呢?

2从没钱到更没钱

意大利和整个欧洲的经济不景气,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意甲的经济状况还在不断恶化当中,整个联赛的总债务已经上涨到了26亿欧元。缺乏顶级球员,另一方面只能高价出售打出身价的球星,已经成为了意甲联赛的常态。总共只有7家意大利俱乐部处于盈利状态,并且跟欧洲其他俱乐部相比盈利额并不高。为了减轻债务,大部分意大利球队不得不大幅降低球队薪金总额,主要的手段就是裁撤高薪球员和出售成名球星。前者的代表是米兰城的两支球队:AC米兰为了赶走年薪400万欧元的梅克斯,宁肯将他摁在板凳席上而一直使用博内拉;国际米兰则不断对当年的三冠王功臣下手,斯内德、埃托奥、塞萨尔和大批阿根廷老将因此离队。后者的代表则主要是那不勒斯和乌迪内斯,桑切斯、拉韦齐、卡瓦尼等球星都高价被国外球队收购。

没钱是意甲的现状,而糟糕的商业开发则很可能让意甲从没钱滑向更没钱的深渊。最近两年在美国进行的国际冠军挑战赛火爆,北美市场也是许多豪门夏季商业开发的重点项目,尤文图斯去年就因为要去参加这项赛事,使得意大利超级杯无法在鸟巢进行。同样是参赛,但意甲球队和西甲、英超球队相比实际的商业开发效果却很差。举个例子,今年曼联与皇马的比赛当中,容量超过十万人的球场座无虚席,而去年国际米兰和尤文图斯的比赛关注度则不高。当然了,去年在两队之间进行的是争夺第七名的比赛。本身吸引力已经落在其他豪门之后,商业开发的比赛又不能打出好比赛吸引球迷,难怪这场比赛在美国观者寥寥了。

还有一个方面是球衣赞助。当年利比亚石油(Tamoil)给尤文图斯的球衣赞助合同堪称欧洲最顶级的水平,现在即便尤文图斯已经和阿迪达斯签署了新的球衣赞助合同,从2015-16赛季开始将每年获得2900万欧元,但这一水平也只能排在欧洲第七位,比巴萨和皇马都少了将近1000万欧元(见下表),跟曼联9400万欧元的天价赞助合同更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AC米兰2700万欧元的赞助金额还算可观,而国际米兰的1800万欧元就显得偏少了。这也真实地反映了意甲豪门现在的吸引力,毕竟像阿迪达斯这样的公司在确定赞助费时肯定是综合了诸多因素的,虽然给曼联那么高的价位未必很合理,但至少人家愿意砸那么多钱,也足以体现尤文米兰和曼联皇马在吸引力上的差距。

3青训不好,还是机会不够?

意大利足球青黄不接的问题近年来频频被提起,但至少从U-21欧青赛成绩的层面来看,蓝衣军团的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2013年的以色列欧青赛,意大利队获得亚军,只是在决赛中2-4输给了阵容豪华的西班牙队;新一届的意大利U-21队刚刚以总比分4-2淘汰斯洛伐克队,进军2015年欧青赛决赛阶段,要知道这一次连西班牙队也没能进军正赛。

2013年的那支队伍当中,维拉蒂、因莫比莱已经成为国家队的常客,因西涅、弗洛伦齐也开始争夺国家队的主力位置,但这批球员在国家队获得的机会,却比半决赛的手下败将荷兰队的球员们少了很多。荷兰队中参加了那场比赛的球员有许多成为了世界杯上的主力,比如德弗赖、因迪和布林德,包括因伤错过世界杯,但实际上当时已经是铁打主力的斯特鲁特曼;还有一些也成为国家队的重要力量,例如费尔、德派、克拉西和韦纳尔迪姆。相比这个幅度,意大利队的新老交替步伐明显慢了很多。这一点很难用球员水平不够来解释,毕竟范加尔在大胆提拔这批90后球员的时候也承受了很大压力。但他们在世界杯上的表现还是证明了范帅的眼光,而且很多人在世界杯之后都加盟水平更高的俱乐部,实现了职业生涯的提升。至于现在荷兰队的年轻人们在欧洲杯预选赛表现不佳,不如说这是年轻球员惯有的不稳定所致。

虽然荷兰的年轻球员们大放异彩,不过意大利队并不存在他们那种要把防线换个干净的需求,中前场的人员构成也比较稳定,年轻球员上位较慢也不奇怪。其实国家队的机会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意甲联赛本身。2013年获得欧青赛亚军的那批球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大批球员出走国外联赛。卡尔迪罗拉、多纳蒂和因莫比莱在德国,福斯托-罗西在西班牙,维拉蒂在法国,博里尼在英格兰。这显然折射出了意甲联赛对自己的本土新人使用不够的问题:罗马宁愿签约阿什利-科尔也不考虑穆鲁;尤文图斯则宁愿使用帕多因,让福斯托-罗西这样的球员转会国外。可能这一代的意大利球员是不如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球员有天赋,但他们连自己这一批实力尚可的球员都没有好好培养。难怪在扎扎有出色表现之后,因莫比莱提醒他抓住机会转会国外,也难怪另一位近两个赛季有出色表现的加比亚迪尼也动了出国踢球的心思。

大俱乐部不信任自己的青训产品,这在意大利早就不是新闻了。但在目前经济不景气,无法吸引到大牌加盟的情况下,还不好好使用自己的青年才俊,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当米兰双雄开始大幅削减投资,裁撤高薪球员的时候,球迷们期待着他们走年轻化路线,着眼于未来。结果呢?AC米兰通过加利亚尼的妙手确实签来了不少实力不俗的球员,但年轻中场克里斯坦特却远走本菲卡;国际米兰的两位新人伊卡尔迪和科瓦契奇都引人注目,但很可惜他们都不是意大利人。尤文图斯和罗马的情况当然也没好到哪儿去,在两队的阵中都难觅意大利潜力新人的踪影。佛罗伦萨呢?要不是前场伤得快没人用了,在意大利国青队发挥出色的贝尔纳代斯基能获得机会么?

小球队的情况稍微好点,不过也有像乌迪内斯这样的球队,他们从南美和非洲低价淘来各种小妖之后加工,在打出名堂之后高价卖给大球会。球队的战绩确实不错,对新人的调教也很成功,但看看他们近些年来高价转出的球员,桑切斯、因勒、阿萨莫阿、伊斯拉、贝纳蒂亚、罗伯托-佩雷拉,哪个是意大利人?这种经营模式虽然让俱乐部收益颇丰,但也是对意大利青年球员发展不利的。除了乌迪内斯,另一个“不学好”的就是卡塔尼亚了,他们甚至能够排出11个阿根廷人组成的阵容。还要提一下意甲著名的“老妖前锋”传统,即意甲的中小球队一般都有一个意甲经验丰富的老油条作为镇队之宝,米科利、迪瓦约、迪纳塔莱包括C-卢卡雷利等球员都是典型例子,最新的则是上赛季打进20球的托尼。这原本也被认为是阻碍年轻球员发展的一个因素,不过本赛季大部分意甲小球队还是使用了不少年轻球员的。

意甲的联赛整体水平

我是很喜欢意甲的,本人也是米兰球迷。

但意甲由于跟他的体制有关,已经越来越没落了。目前是比不上英超和西甲了。意甲球队经营都出现问题,远远比不上英超和西甲。尤文没降级前能够盈利的俱乐部也就只有尤文了连米兰这样的豪门都很少盈利。看看之前的7姐妹现在就只剩下了米兰双雄和尤文了(如果尤文没降级)其他的像帕尔马、拉齐奥、佛洛伦萨、罗马等都出现了财政问题慢慢衰落了。

论硬件设施英超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都有自己的专业球场。而意甲的球场都是政府租借给球队的。转播技术德甲最好。

球星英超和西甲差不多,总体来说可能英超好一点。但西甲的超级球星可能多一点,主要是皇马和巴萨的豪华阵容。

至于裁判水平这个太不好说了,有一点就是英超的裁判判的都比较宽松。

意甲的球场为什么感觉不如其他几大联赛,没钱吗?

其实也不见得没钱,国米就很有钱,莫拉蒂那老好人就很舍得为国米花钱~~不过正如上楼所说,王朝过去终会没落英超应该可以算是比较健康、平均的联赛,曼联、利物浦、阿森纳、切尔西、曼城,甚至是阿斯顿维拉、埃弗顿等中游球队,都还是有一定实力,都有当家球星坐镇的,而且财政状况都还可以(抛开老板投资的因素不说)。

西甲虽近年来愈发强大,但他的问题是巴萨、皇马两家独大(且皇马现在财政状况很危险!),比利亚雷亚尔、塞维利亚、瓦伦西亚等中上游球队,或阵容老化、或财政危机,都有较大的隐患,与巴萨、皇马差距越来越大,难以共同撑起联赛。

德甲是最健康的联赛,很少听说有德甲球队财政危机严重的新闻。缺点就是舍不得花钱,缺少真正世界级大牌的参与,球队多是南美二流或东欧球星。但拜仁、不莱梅、斯图加特、沃尔夫斯堡等上游球队实力较为平均,均不可小视。

意甲,唉,雄风不再啊。AC真的不行了,没钱又老化;尤文虽恢复了不少元气,国际实力也未曾削减,但迭戈、梅洛、埃托奥、莫塔等球队核心,在西甲、英超都难称最顶尖球星,到意甲的最强队却是绝对核心,由此也可见意甲最高水平球队较西甲、英超的差距。更要命的是,意甲每支球队似乎都穷困潦倒,这一点又远远落后于德甲,但是球队实力上要大大强于德甲球队

所以说,英超>西甲>意甲>德甲,英超比包括意甲在内的四大联赛强很多

为什么英超西甲没有共用球场的现象,而德甲意甲却相对普遍?

穷是主要原因.二是球迷都是伪球迷!埃弗顿人说的好:一个球场怎么能一半是红一半是蓝呢?真正的球迷是接受不了的.我不信米兰双次真的穷到连修个体育场的钱都没有.英格兰地区级别的球队都丢不起这人!

西甲好像还是有共用球场的,英超只可能出现一种共用情况,就是像那年曼城把缅因路改成城市体育场,当时他们还很穷,所以就在老特拉福德踢了几个月,当时继海也作了回老特拉福德的主人.曼联以前也在缅因路踢过.

意甲拥有独立球场的球队有哪些

萨索洛,2万人;卡利亚里,2万5;亚特兰大,2万6;尤文图斯,4万人;乌迪内斯,4万人。另外,罗马的新球场地皮已经批了,建好只是时间问题。

西方的土地私有制,其实是无限租的意思,租期一到再谈续约,并不是所谓的永久拥有。意甲球场的租期是99年。

除了上述的球队外,其他球队的球场都是当地ZF所有,门票的收入据说要交一半给当地ZF,而一旦租下球场也就是所谓的私有了之后,则只用交租金即可。所以作为意甲上座人数前两名的米兰双雄,想在贪得无厌的米兰ZF手里弄到地皮建球场,其阻力是意大利最大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